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当无人机成为“生命哨兵”

2025-07-18 09:58 性质:转载 作者:今日崇州 来源:今日崇州
免责声明:开云足球(www.thecupcakecakery.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数字化治理浪潮下今年汛期崇州市创新运用无人机技术构建“空天地”立体防控体系建立“人防+技防+物防”协同工作模式将科技创新融入防汛、防溺水工作全链条着力...

在数字化治理浪潮下

今年汛期

崇州市创新运用无人机技术

构建“空天地”立体防控体系

建立“人防+技防+物防”协同工作模式

将科技创新融入防汛、防溺水工作全链条

着力打造智能化“安全网”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空巡助力  第一时间发现河道险情

“前面河堤被冲毁,不要靠近,请马上离开危险区域。”7月9日上午,崇州市廖家镇金马河边,一架无人机正在开展巡查作业。当看到有群众走近河堤冲毁路段时,无人机立即上前喊话,劝离群众。

进入汛期以来,廖家镇工作人员刘天杰每天带着无人机在镇内河道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置。“前几天的连续雨情导致这一段河堤被冲毁,无人机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险情。”刘天杰介绍说,今年以来,无人机成为他和同事们防汛和防溺水工作的“利器”,无人机能精准、高效侦查到人难以到达区域的信息,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的不足。

“无人机一旦发现险情,工作人员可快速研判并提出防御方案,及时处置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廖家镇党委委员冯治巍介绍说,在人力难至和危险较大的区域,该镇工作人员采用无人机常态化巡航,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重屏障。今年以来,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耕地保护、秸秆禁烧等应用场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跨界”创新  植保无人机闲季不闲

“各位朋友听到起,湖水很深要注意,钓鱼戏水请远离,安全第一要牢记!”同样的场景也在道明镇白塔湖上演,7月9日下午,一架无人机在白塔湖湖面上空盘旋,通过搭载的喊话喇叭劝离湖边钓鱼和戏水的群众。这台无人机,可不是一般的小型无人机。

“这是一台农用的植保无人机,与平时用的小型无人机相比,它的阵仗更大,效果更好,湖边的群众老远就能看见和听见它的‘大动作’。”无人机操控员欧阳勇介绍说,这是合作社农用的植保无人机,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领域,进行农作物的施肥和喷药。“目前正是农闲时间,因为机器搁置太久不用,就会影响后续的精密性,所以我们就决定拿出来试试,用于防溺水宣传,没想到效果太好了。”

道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程元强介绍,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查,无人机具有视野广、效率高、反应快等优势,一台无人机可在20分钟内完成对白塔湖重点水域的全覆盖巡查。

“此次农用无人机实现‘跨界融合’,既丰富了农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也让我们的工作更高质高效。”程元强说,他们计划在湖边安装基站,让大型无人机参与防汛、防溺水工作成为常态。


科技赋能  应用更精准更高效

无人机有何优势?

以往:防汛巡查主要依赖人工徒步方式。效率较低,对于地形复杂、人员难以抵达的区域,存在巡查盲点和安全隐患。

如今:启用无人机巡查。机动性强、巡查范围广、图像实时回传、可快速对全市的河道、堤坝、水库等重点防汛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高空巡查。

无人机如何工作?

操控升空:操控人员通过遥控器,让无人机迅速升空,按预设路线飞行。

精准捕捉: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能清晰捕捉水位变化、堤坝是否损毁、周边有无异常情况。

实时传输:将影像资料实时传输至地面的监控终端。

科学决策:防汛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回传图像,及时准确掌握汛情动态,做出科学决策。

快速响应:一旦发现险情,能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处置,有效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进入夏季,我市在防溺水重点点位每日利用无人机巡河两到三次,通过大喇叭喊话的方式劝导市民远离危险水域,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崇州市不断完善“地面巡+水上巡+空中巡”的“陆水空”巡河体系。无人机除了用于开展防溺水宣传、劝导等工作,还用于全市主要河道、水库的防汛巡查、河道环境卫生监管和污水排放监管,同时防止乱挖乱采、乱占乱建等违法行为,不断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河湖治理水平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是“低空+应用场景”在崇州的创新实践。

打造“天空之城”  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近年来,崇州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凭借空域优势解锁了低空观光、高空跳伞等多元化的低空旅游新场景。无人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都有涉及:助力田间管理、 防治地质灾害,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巡查山林守护森林安全……

“目前,我们正坚持按照聚焦‘制造端’建设低空制造体系、聚焦‘场景端’打造应用示范场景、聚焦‘生态端’健全低空产业生态打造‘天空之城’。”崇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崇州大力培育低空新业态,围绕城市侧、乡村侧打造“低空+文体”“低空+交通”“低空+农业”“低空+物流”4类低空应用场景。“力争到2027年,使崇州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建设成为应用场景丰富、制造体系完备、服务机制健全、产业生态完善的天空之城,为建设现代化崇州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手记

2025/07

站在河边,头顶盘旋的无人机发出持续的嗡鸣。这声音,不再是田野施肥的伴奏,也不再是高空观光的序曲,而是汛期里一声声清晰的“生命哨音”。

采访中,最打动我们的不是技术本身的炫酷,而是那份“跨界”的巧思与落地生根的温度。谁能想到,一台闲置的农用植保机,加个大喇叭,就成了防溺水的高效“空中劝导员”?这不仅仅是设备复用,更是基层工作者在有限条件下,用智慧将科技潜能转化为守护力量的生动实践。

从喊话劝导到险情侦查,从农用机“跨界”到构建“空天地”体系,崇州的探索让我们看到:科技创新赋能社会治理,其核心价值在于‌服务于人、守护生命‌。那桨翼之下,承载的不仅是飞行器,更是基层治理者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务实践行。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