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急产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以无人机、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救援产品研发进展顺利,逐渐崭露头角,前景可期。
无人机救援成主流趋向
无人机具有易操纵、成本低、随时起降等优点,在紧急救援事件中能够快速深入灾害现场、获取现场影像数据、避免人员伤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已成为救援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救援市场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和产品需求。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就开始将无人机应用于灾害监测救援,但在我国,无人机一直未被投入地震灾害等应急应用。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中科院研究队伍最先尝试将遥感无人机应用于震中灾情航拍,随后在玉树地麻、芦山地震等灾后应急救援中,遥感无人机第一时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次应急救援实践证明,无人机在震后可迅速进入灾区航拍,现在还可以远程实时指挥,实时传回清晰的图像;无人机成本低、易操纵、反应快,对大面积区域震害调査效率更高;有了无人机,专家可在后方集中精力,快速评估震害灾情,因此具有独特优势。
除航拍灾情以外,目前无人机技术还可实现挂载多种载荷设备,“变身”移动的通信基站,同时具备灾后运输、投放物资、喊话等救援潜力。因此,无人机将是应急救援中不可缺少甚至不可替代的航空力量。
2025-04-25 11:29
2025-04-25 11:28
2025-04-11 10:32
2025-04-11 10:27
2025-04-11 10:24
2025-04-11 10:22
2025-04-11 10:00
2025-03-28 11:06
2025-03-2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