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贵港供电局:无人机助力查找电网故障

2017-05-13 07:54 性质:转载 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开云足球(www.thecupcakecakery.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无人机拍摄的故障点照片5月9日,10千伏航运线发生接地故障,一架无人机协助确定了故障位置,为恢复供电争取了时间。当日,接到故障报修后,...


无人机拍摄的故障点照片

  5月9日,10千伏航运线发生接地故障,一架无人机协助确定了故障位置,为恢复供电争取了时间。

  当日,接到故障报修后,广西贵港供电局城区分局的配网运维人员迅速赶往故障发生地。经过多方面排查,故障点范围缩小到了10千伏航运线44号杆至53号杆之间。故障范围虽然确定了,可是在几番巡视下,具体的故障点依然没有找到。

  这时,经验丰富的刘国勇发现10千伏航运线47号杆A相放电间隙有异样:“我怀疑故障就在10千伏航运线47号杆这里,因为A相放电间隙的绝缘皮和其他两相不太一样。”

  但是新的难题又出现了,线路距离地面这么远,凭肉眼只能看出放电间隙与线路距离过近,无法确定故障点。如果运维人员爬上杆塔确认,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后方可登杆,将极大延长抢修复电的时间。

  配电检修专责李勤善想到了运用无人机这一“千里眼”来代替人工作业。于是,请来了输电的无人机及其“飞行员”刘福任。无人机在“飞行员”的整装调试之后,部署完毕,静待升空。只见刘福任手拿遥控器,推动操纵杆,无人机便稳稳地起飞了。随着无人机飞至故障点附近,360度定点悬停,在高清摄像头的帮助下,故障点“原形毕露”。原来是10千伏航运线A相放电间隙搭到了导线上,造成绝缘皮烧焦。

  从无人机起飞到故障排查完毕,花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与人工登杆需要花费的时间、人力、无力比起来,无人机的协助作业大大提升了抢修复电的时间。

  对于配网运维来说,本次无人机查找故障尚属首例。据了解,无人机最远飞行距离可达1公里,充电一次可连续飞行半小时。下一步,贵港供电局将推广无人机在配网巡视中的使用,提高电力运维的工作效率。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