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你知道吗,无人机这些技术都来自于昆虫!

2015-11-06 19:52 性质:转载 来源:搜狐
免责声明:开云足球(www.thecupcakecakery.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生物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单个的蚂蚁其实是一个个器官,成群结队的时候才是一只完整的生物。用这种想法来看待目前商用无人机的主要限制——有限的负载能力,催生了一种新的、依靠成群出动来完成任务的无人机形态。

  生物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单个的蚂蚁其实是一个个器官,成群结队的时候才是一只完整的生物。用这种想法来看待目前商用无人机的主要限制——有限的负载能力,催生了一种新的、依靠成群出动来完成任务的无人机形态。
  
这种无人机被设计得更加势单力薄,因此必须完全依赖集体成为有用的个体,同时也更灵活、可用性更强。
  
这种无人机的一个应用目标是,把人从重复性的观察活动中解脱出来,同时拓展他们的观测范围。

  

  举个例子,像是监控非法狩猎和伐木的情况,需要从较大的视角上长期频繁观察。这项任务非常适合能够在树林中穿梭的小型无人机,如果采用了集体合作的方式,就能解决负载能力有限的问题。比如,集体合作时可以让一些无人机装载小型摄像设备,另一些装载GPS,另一些携带二氧化碳探测仪等传感器,它们组成的集体则用于发现潜在的人类活动迹象。

  它没准会改变日后无人机应用的思路。而这一切都是从社群昆虫身上得到的启发。

  从蚂蚁身上学习协作策略

  蚂蚁社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特别缺乏自我的概念,专注于做对群体最有利的事,因此分工协作的模型干扰因素更少。另外它们在地上爬动,方便观察,这让蚂蚁兵团成为无人机协作的模仿原型之一。

  

  比如,PrattVijay在合作的项目就是要了解这些蚂蚁在合作中如何决定谁朝哪个方向用力。Stephen Pratt是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助理教授,运营着Pratt实验室研究蚂蚁活动;Vijay Kumar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机械工程和应用力学学院的教授。他也是正在设计社群协作无人机的团队负责人,在GRASP(通用机器人,自动化,传感和感应)实验室进行工作。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