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国事无人机的长期用户,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为 购买了6架进展科学公司(现在的BAE系统公司)生产的R4E-30“天眼”(SkyEye)无人机。1992年,泰国为陆军购买了4架“搜索者”无人机,用于边界巡逻(目前均已退役)。2014年,泰国为泰国皇家 学院(Royal Thai Air Force Academy)购买了3架沙布拉集团(Sapura)生产的Cyber Eye无人机。另外,2014年以来,泰国还购买了22架 防务系统公司(Aeronautics Defence Systems)生产的“ 星”(Aerostar)无人机和12架 环境公司(AeroVironment)生产的“大乌鸦”(Raven)无人机。泰国皇家 在 运用银音调公司(Silvertone)的“火烈鸟”(Flamingo)无人机进行 练习,并且购买了英若康公司(Innocon)的G-STAR无人机(重220公斤)用于评估。
越南
在亚太 的无人机竞赛中,越南已经落后了,不过该国正在奋起直追。越南科学技术研究院(Vietnam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AST)开发了5种重量不等的无人机(从4公斤到170公斤):AV.UAV.MS1、AV.UAV.S1、 AV.UAV.S2、 AV.UAV.S3和AV.UAV.S4。 2013年5月份进行的飞行测试为这些无人机进入军事和非军事应用领域铺平了道路。越南还 公布正在从白俄罗斯购买无人机。据信,越南购买的是Grif-1/K无人机,这种无人机重100公斤,558飞机修理厂(Aircraft Repair Plant)在2012年2月份对其进行了首飞。另外,军方运营的越 信公司(Viettel Corporation)部署了重30公斤的VT Patrol无人机。
新加坡军队热衷于使用无人机,目前有6种以上的无人机在军队服役。1994年以来,新加坡 (RSAF)接收了40架“搜索者”无人机(用来替换从以色列 航天 产业公司购买的60架“ 侦查兵”无人机)。2014年,新加坡 在阿富汗部署了“搜索者”无人机。2012年,新加坡 开始用“苍鹭”无人机替换“搜索者”无人机。2014年以来,已有12架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赫尔墨斯”(Hermes)H-450型无人机在新加坡 服役。2006年,新加坡 开始接收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云雀”无人机。新加坡 购买“云雀”和“鸟眼”(Bird-Eye)微型无人机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制订战术和作业程序。据信,新加坡 拥有一个装备“蓝色地平线”无人机的中队。新加坡 已经装备了“扫描鹰”无人机(第一架于2012年部署)。
新加坡武装部队装备了由本国新科宇航公司(ST Aerospace)生产的多种无人机,包括“天刃I”(2005年开始装备)、“天刃II”(航程8公里,2006年开始装备)和“天刃III”( 腾飞重量5公斤,2011年装备陆军)。新科宇航公司还生产其他无人机,包括“天刃IV”(重70公斤,航程100公里,2012年装备陆军)、“扇尾”(FanTail)5000型垂直起降微型无人机、MAV-1低可探测喷气式无人机、由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天刃360”无人机以及SkyViper、Ustar-X、Ustar-Y旋翼无人机。
马来西亚拥有相当发达的 产业,因此无人机制造业也相当发达。马来西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公司(CTRM)开发了几种无人机,比如由“鹰150”(Eagle 150)教练机改装而来的“鹰” 侦查飞行器(Eagle ARV)/“鹰150B”。2001年,马来西亚政府购买了3架ARV,不过这些ARV到2006年就不再使用了。后来,马来西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公司又开始开发EX-01/SR-01无人机,并与Ikramatic系统公司和系统咨询服务公司(System Consultancy Services)共同组建了无人系统技术公司(Unmanned Systems Technology,UST)。无人系统技术公司在SR-01和SR-02无人机的基础上开发了“ 德拉”(Aludra)无人机(载重25公斤),这种无人机用于在马来西亚边境执行监视任务。2014年,马来西亚陆军开始在东马来群岛婆罗洲(Borneo)使用升级版的“ 德拉”Mk II无人机。
马来西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公司和Adcom公司 开发了重500公斤的“雅宏 德拉”(Yabhon Aludra)无人机,并将2架租借给马来西亚军队用于执行反恐任务。马来西亚复合材料技术研究公司还提供多种微型无人机,比如“ 德拉”SR-08、SR-10和“英迪沙”(Intisar)100/300无人直升机。马来西亚军队评估了很多无人机,比如沙布拉集团的Cyber Eye和Cyber Shark,该集团的Cyber Quad无人机已经装备了马来西亚陆军。马来西亚皇家 在东沙巴安全区(Eastern Sabah Security Zone)使用了2架“扫描鹰”无人机。
日本军方一直没有大力推动无人机采购,只装备了少量无人机,如富士远 间隔 操纵观测系统(Fuji Forward Flying Observation System),该系统于2004年装备陆上自卫队炮兵部队,2005年曾在伊拉克部署。
日本计划购买3架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目前正在考虑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全球鹰”无人机。日本还打算购买能够探测朝鲜导弹发射的中空无人机。
2012年,日本陆上自卫队与英西图公司签订合同,购买两架“扫描鹰”无人机用于作战评估。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研究购买19架“扫描鹰”无人机的可能性。
韩国也有 爱好购买“全球鹰”无人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希望能很快收到来自韩国的中标函,为其提供4架“全球鹰”无人机(2018年之前交付)。
韩国军队装备的无人机有:“云雀II”(2014年开始交付)、“哈比”(1999年开始列装,共100架)和自主生产的RQ-101(也就是“夜侵者300”,由韩国 航天 产业公司生产)。RQ-101无人机系统从2001年开始交付韩国陆军(共5套,每套含6架无人机)。韩 也在使用RQ-101无人机,这种无人机续航时间为4小时。韩国陆军在上世纪90年代末装备了少量“搜索者”无人机,以便为装备RQ-101做 预备。韩国政府已选择韩国 航天 产业公司来开发RQ-101的 替换者,这种新型无人机将配备用来探测火箭弹发射的红外探测器,在2020年前后做好部署 预备。
韩国 航天 产业公司的其他项目还包括:KUS-11无人机(2015年交付)、“夜侵者-11N”和翼展25米的KUS-15(估计在2018年开始服役)。韩国 航天 产业公司计划在2017年使配备武器(射程200公里,重500公斤)的C203和C103无人机升空。该公司还在开发长8.4米的K-UCAV无人战斗机,该无人机的航速将达0.85马赫。K-UCAV无人战斗机是韩国 航天 产业公司自行开发的,不过该公司希望韩国 会对K-UCAV感 爱好。一架K-UCAV的20%比例模型机已经升空进行了试飞。该公司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项目是“魔鬼杀手”(Devil Killer)远程巡飞无人机,该机在2011年完成了首飞。
大韩 宇航部(Korean Air Lines Aerospace Division)是韩国另一家主要的无人机生产商,为韩国陆军、边境巡逻队和火灾 监视部门开发了KUS-9无人机。KUS-9无人机于2014年首飞,将在201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大韩 正在开发多种无人机,比如KUS-TR/TR-6X倾斜翼无人机,该机由大韩 自行投资开发,于2013年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计划于2020年左右投入生产。该公司还在开发重150公斤的KUS-DUAS螺旋桨无人机,KUS-DUAS计划装备韩国陆军和 陆战队师一级部队。KUS-DUAS的开发工作预定在2014年年底完成。2014年,大韩 开始开发KUS-X隐身飞翼式无人机。
韩国其他 闻名的无人机厂商还有Microairrobot公司和Ucon系统公司,后者开发的RemoEye-006无人机已在 陆战队服役。小一点的RemoEye-002B无人机将在2015年提供给韩国陆军。
2014年6月,有消息称,波音公司已经开始应韩国陆军要求将一架MD 500“小鸟”(Little Bird)直升机改装成无人机平台。2013年,波音公司和大韩 宇航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韩国陆军 数目 不祥的“小鸟”直升机改装成无人机。
朝鲜
据信,朝鲜拥有数百架现役无人机,如雅克列夫设计局(Yakovlev)的PChela无人机(1995年购买)和图波列夫设计局(Tupolev)的DR-3/M-141喷气式无人机。2014年3月份和4月份,韩国境内 发觉了3架坠毁的朝鲜无人机,一度引起轰动。其中的一架小型螺旋桨无人机看起来似乎是中国产的SKY-09P(重12公斤)。与此同时,2014年3月份,五角大楼称朝鲜已装备了一种对地攻击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似乎是雷神公司MQM-107“斯特里克”(Streaker)无人靶机的复制品。此外,据信朝鲜还装备了Panghyon I和Panghyon II无人机(系中国D-4/ASN-104无人机的改版机型)。
台湾也开发了数种无人机,主要是 科学研究院(CSIST)开发的“中翔I”和“中翔II”。2011年,有32架“中翔II”加入台湾陆军服役。1994年, 科学研究院开始开发载重20公斤的“茶隼I”(Kestrel I)无人机,后来又开发了“茶隼II”(载重30公斤,续航时间8小时)。台军已经对 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红雀”(Cardinal)微型无人机和“高飞 鹞子”(Soaring Kite)教练无人机进行了评估。
科学研究院还在开发其他多种无人机,比如第一种采纳隐身技术并可携带武器的无人机。2013年8月, 科学研究院推出了旋翼无人机“魔眼”(Magic-Eye),这种无人机的目标客户是韩 和 陆战队,不过他们尚未 显示对“魔眼”有 爱好。此外,台湾 还有 爱好引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并 显示将自主开发一种这样的无人机。
台湾其他 闻名无人机制造者还有成功大学(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Aeroland无人机公司(该公司为台军提供靶机)和碳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aver)。台湾刚钰公司(Gang Yu Corp)2011年4月推出的Al Rider微型旋翼无人机(重1.5公斤)已装备台军使用。
2025-07-15 10:00
2025-07-14 11:52
2025-07-14 11:50
2025-07-14 11:44
2025-07-14 11:43
2025-07-14 11:41
2025-07-14 11:41
2025-07-14 11:36
2025-07-14 11:35
2025-07-14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