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询价单
您的位置:首页 > 展会 > 国内展会 > 正文
第四届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暨展览会简介
  一、大会暨展览主题  自主创新·融合发展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国务院国资委、军委装备发展部、...
开展日期 2019-05-24 ~ 2019-05-26
开展城市 南京
展馆名称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展馆地址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一、大会暨展览主题

  自主创新·融合发展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国务院国资委、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防科技工业局

  主办单位: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

  协办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国防知识产权局、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粉末冶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待增)

  承办单位:军工资源网

  三、大会暨展览的时间、地点、规模

  时 间:2019年5月24日-26日

  地 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参会参展代表:约4000人;展示面积:约15000平方米;观众:约20000人

  四、重磅嘉宾名单(排名不分先后,部分拟邀)

  军委科技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江苏省委等机关领导

  怀国模 中将,(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和平利用军工协会名誉理事长)

  徐小岩 中将,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

  肖星华 少将,原武警总部纪检委书记

  杜希平 少将,原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刘晋豫 少将,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徐南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干 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李仲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发展部先进材料专家组副组长

  俞建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李冠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

  曹春晓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蒋士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顾问

  张耀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侯保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屠海令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

  李 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中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王海洲 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分析表征专家,中国钢研总院教授级高工

  郭万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

  曹述栋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张建恒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马天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协会副理事长

  李本正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孙 伟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钱建平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石 岩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龚艳德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胡爱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邵术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会副理事长

  张民生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协会副理事长

  张少明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董事长

  徐樑华 国家碳纤维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韩 伟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五、期间活动

  1、展览展示:本次大会同期举行军民两用先进材料及装备展览交流,展览面积将超过15000平方米。

  2、大会主论坛:大会主论坛将邀请院士专家做主旨报告,并在自主创新和融合发展主题上举行圆桌论坛,论道如何深化材料领域军民融合。

  3、平行论坛:大会设先进纤维材料、粉末冶金材料、核电关键材料、电子材料、高温结构材料、装备轻量化材料、高性能钛合金材料、腐蚀防护材料、特种涂料与涂层、陶瓷材料、多功能复合材料和民参军指导等平行分论坛。

  4、融资路演:为新材料企业能够获得足够资金支持,使得项目能稳健发展,本届大会设融资路演专场,届时将邀请新材料和军民融合领域的专业投资机构合伙人莅临现场,为新材料企业进行融资把脉、提供融资指导、深化合作。

  5、评奖颁奖:本次评选表彰对象为军民两用新材料行业的优秀单位,评选项目为十大军民两用新材料企业、十佳军民两用新材料创新企业,评选结果由专家评审团评审、经独立评选团复议后产生。大会组委会依据评选结果,在本次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当日隆重举行“中国军民两用新材料产业奖颁奖盛典”,现场发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6、论文墙报:为促进材料科学前沿领域专家(特别是青年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本次大会将征集海报及论文摘要,优秀论文将收录入本次会议论文集,部分优秀论文经专家评审后推荐到相关期刊出版。

  六、展览范围

  1、高性能纤维及其他先进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等)

  2、先进钢铁材料及制品(新型高性能掘进机刀具用钢、高档轴承钢、优质焊材、特殊密封用丝带材、高氮不锈钢、高端热作模具钢、特种无缝钢管、耐蚀钢等)

  3、先进轻型合金材料及制品(钛、铝、镁及其合金,其他轻质合金材料等)

  4、高温结构材料及制品(高温合金、粉末合金、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等)

  5、先进电子材料及制品(金属电子材料、先进电子陶瓷、绝缘材料、磁性材料、屏蔽材料、压电晶体材料、其它电子材料等)

  6、核电关键材料及制品(核燃料、包壳材料、慢化剂材料、冷却剂材料、反射层材料、屏蔽材料、反应堆容器材料、第一壁材料等)

  7、特种涂料及制品(耐高低温、防腐蚀、防污、减阻尼、防火隔热、吸声吸波、示温等功能涂料涂层)

  8、石墨烯、纳米等前沿新材料及制品

  9、其他军民两用先进装备产品

  七、参展理由

  1、中国最权威、影响力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

  2、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军民两用材料盛会,受到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各军种装备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各领导机关及其下属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参与展出的优质企业更有机会得到他们的直接反馈。

  3、军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均参与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暨展览,为保障专业观众能和参展单位达成采购合作,主办方细分行业,精选部分展商。能够参加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的展览会,也成为了产品品质的象征。

  4、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暨展览是国内军工单位参与度最深,参加代表最多,人员层次最高的材料大会,真正有利于先进材料装备的军工企业进行无缝对接,也是民口企业参与军工协作的绝佳机遇。

  5、同期举办的10多场材料专业会议,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大学教授及行业龙头企业高管,共同探讨行业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共同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展览+会议+主题活动模式,为参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展示互动平台,是企业拓展行业资源,发掘潜在机遇的绝佳平台。

  6、新材料作为新一代武器装备和高端民用装备的物质基础,是现代高端装备的关键,军民两用新材料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八、参展参会报名

  参展报名:参展商宜尽早确定所选展位并填写回执表后发回大会组委会,组委会招商组收到参展商支付的展位费用后,将确认其所选展位,根据参展商报名及提交的展位预定表的先后顺序,尽可能考虑其所选展位,但当组委会招商组考虑展厅整体布局,或其它特殊原因的情况下,不能完全满足其所选位置,需另协商解决,组委会享有场地最终分配权。

  参会报名参会企业填报参会回执表后发回组委会,组委会收到参会企业支付的参会费后即确认参会报名成功。

  九、参会参展费用

  1、参展费用:豪华标展(3*3*4):12600元/个(两面开口加收10%费用);光地1200元/平米(36平米起)。

  2、参会费用:一般代表注册费2600元/人,学生注册费1000元/人。

  3、赞助事项:本次大会暨展览会为各种赞助方案拟定了详细的回报条款和增值服务。会议赞助正在征集之中,如有意参与赞助,请与军民两用新材料大会组委会联系,组委会将为您提供参会方案(包括收费标准及回报方案)。

  十、媒体支持

  本次大会将邀请中央电视台、凤凰网、光明网、人民网、搜狐网、新华网、新浪、网易、证券时报网、投中网、投资界等大型媒体及材料科学网、中国材料网、复材网、中国有色网、中国金属网、钛工业网、中国涂料在线、中国粉末冶金网等专业媒体进行报道。


  组委会:杨蓉蓉

  手 机:13522422530(微信)邮 箱:13522422530@163.com

  电话:010-63294884 传真:010-63264171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展会

  • 2025低空飞行器创新材料应用及制造技术峰会
    由山东雍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低空飞行器上下游产业链将于2025年7月27日-28日在南京组织“2025低空飞行器创新材料应用及制造技术峰会”。活动将邀请低空飞行器...

    开展日期:2025-08-27 ~ 2025-08-28 2025-06-27 14:00

  • 第十四届航空工业大会暨第五届航空计量检测发展论坛
    【大会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航空工业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预计到2043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民用航空运输市场,新交付民用客机8278架(不含港澳台地区),占全球交...

    开展日期:2025-08-21 ~ 2025-08-22 2025-06-05 10:26

  • 2025第二届上海无人机展览会
    由低空经济百人会、长三角智慧城区低空经济联合会、上海华美高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第二届上海无人机系统技术展览会”简称:“上海无人机展”将于2025年...

    开展日期:2025-10-15 ~ 2025-10-17 2025-06-03 14:01

  • 2025第四届中国(西安)森防与智慧林草展邀请函
    2025西安林博会|第四届中国(西安)森防与智慧林草展邀 请 函时间:7月11日-13日|地点: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活动背景』为全面提升我国森林草原灾害防控能力,加...

    开展日期:2025-10-10 ~ 2025-10-12 2025-03-04 15:42

  • 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中国(杭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各相关单位: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开展日期:2025-07-04 ~ 2025-07-06 2025-02-19 12:53

  •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展览
    一、展会名称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展览会二、展会主题创新、协同、开放、共享三、时间和地点时间:2025年5月14日-16日地点:保利世界贸易中心...

    开展日期:2025-05-14 ~ 2025-05-16 2024-12-27 11:40

  • 2025新疆低空经济博览会推动新疆低空经济,持续“出圈”,丰富拓展“低空”新场景
    近年来,新疆作为国内空域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正积极丰富和拓展“低空”新场景,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出圈”,成为区域经...

    开展日期:2025-05-14 ~ 2025-05-16 2024-12-26 10:17

  • 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CEE 2025中国(杭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
    【展会概况】2023年,低空经济被国家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在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低空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低空经...

    开展日期:2025-07-04 ~ 2025-07-06 2024-11-08 14:32

  •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
    举办时间:2025年7月5-7日 举办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开展日期:2025-07-05 ~ 2025-07-07 2024-09-18 09:53

  • 2024广州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展览会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展览地点: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展会主题:“低空经济、未来已来”,展望未来发展新趋势组织单位:泰汇择展览(上海)有限...

    开展日期:2024-11-29 ~ 2024-12-01 2024-08-30 18:38

推荐展会
  • 2024广州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展览会
    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 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 邀 请 函 举办时间:2024年4月27-29日 举办地点:中国·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领航全域 展翼未来
  • 尖兵之翼——2019年第十届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美国国际无人系统协会,简称(AUVSI)组织并成熟运营了47年的XPONENTIAL (美国国际无人系统展暨无人机/机器人展,简称‘’XPO‘’)。该展是目前全球无人系统领域规模最大、行业覆盖面最广的顶级展会;其展出范围涉及海、陆、空三个领域,从平台到任务载荷、成品和部件及传感器、从硬件到软件,覆盖能源、建筑、政府国防,测绘,石油勘探,自动驾驶,影视拍摄,精准农业等多行业产品及相关服务。 AUVSI中国销售中心特邀中国相关企业参加2020年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XPO展会。
  • 第十届中国航空工业国际论坛
    中国无人机装备发展从前沿技术走向了体系化、实用化,无人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从无到有,并越来越广泛。